2020年 11卷 第4期
2020, 11(4): 391-39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1
摘要: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β4* nAChRs,*代表其他亚基)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区、外周神经节和人源肾上腺嗜铬细胞等,与神经性疼痛和炎症反应、情绪等生理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大鼠α6/α3β4 nAChR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膜上进行重组表达,并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检测该重组受体的功能。在不同浓度的激动剂乙酰胆碱的刺激下,比较了α6/α3和β4亚基的不同配比形成的受体通道开放而产生的电流大小,并用其拮抗剂α−芋螺毒素TxID验证了该受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亚基不同配比的α6/α3β4 nAChR均可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成功表达,并具有较好的配体门控敏感性。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β4* nAChRs,*代表其他亚基)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区、外周神经节和人源肾上腺嗜铬细胞等,与神经性疼痛和炎症反应、情绪等生理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大鼠α6/α3β4 nAChR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膜上进行重组表达,并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检测该重组受体的功能。在不同浓度的激动剂乙酰胆碱的刺激下,比较了α6/α3和β4亚基的不同配比形成的受体通道开放而产生的电流大小,并用其拮抗剂α−芋螺毒素TxID验证了该受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亚基不同配比的α6/α3β4 nAChR均可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成功表达,并具有较好的配体门控敏感性。
2020, 11(4): 399-40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2
摘要:
为了解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壳囊孢属真菌Cytospora sp.提取物WP-1[(22E, 24R)-5, 8-epidioxy-5α, 8α-ergosta-6, 9(11), 22E-trien-3β-ol]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效果,笔者采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来研究WP-1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P-1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而且该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克隆形成,当其浓度达到10 μmol·L−1时,HeLa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以及核小体碎裂的凋亡现象。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随着WP-1剂量的增加,与凋亡相关的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结果显示,WP-1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eLa细胞发生凋亡。
为了解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壳囊孢属真菌Cytospora sp.提取物WP-1[(22E, 24R)-5, 8-epidioxy-5α, 8α-ergosta-6, 9(11), 22E-trien-3β-ol]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效果,笔者采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来研究WP-1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P-1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而且该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克隆形成,当其浓度达到10 μmol·L−1时,HeLa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以及核小体碎裂的凋亡现象。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随着WP-1剂量的增加,与凋亡相关的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结果显示,WP-1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eLa细胞发生凋亡。
2020, 11(4): 406-41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3
摘要:
笔者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对10份采集自海南岛西线海岸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茎的共附生放线菌分离,并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63株放线菌,初步确定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分类地位。16株代表性放线菌中,有13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有2株放线菌属于小单孢菌属,其中5株链霉菌为潜在的新物种。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至少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从菌株HNM0645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获得了1个化合物A,经过结构鉴定为已知化合物K-252a。通过测试不同浓度化合物A对山药炭疽病原菌的抑菌率,利用Exce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EC50值为286.61 μg·mL−1,化合物A对供试细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笔者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对10份采集自海南岛西线海岸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茎的共附生放线菌分离,并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63株放线菌,初步确定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分类地位。16株代表性放线菌中,有13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有2株放线菌属于小单孢菌属,其中5株链霉菌为潜在的新物种。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6株代表性放线菌的发酵产物对至少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从菌株HNM0645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获得了1个化合物A,经过结构鉴定为已知化合物K-252a。通过测试不同浓度化合物A对山药炭疽病原菌的抑菌率,利用Exce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EC50值为286.61 μg·mL−1,化合物A对供试细菌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2020, 11(4): 415-42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4
摘要:
对水稻的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d17及野生型水稻ZH11进行转录组研究,结果表明,在d17的根和叶中的248和44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脂质代谢路径上出现富集。代谢组检测结果表明,脂质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d17突变体和ZH11中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d17中的溶血磷脂和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表明独脚金内酯参与调控水稻体内的黄酮和脂质代谢。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体内次生代谢及生长发育提供参考。
对水稻的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d17及野生型水稻ZH11进行转录组研究,结果表明,在d17的根和叶中的248和44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脂质代谢路径上出现富集。代谢组检测结果表明,脂质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d17突变体和ZH11中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d17中的溶血磷脂和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表明独脚金内酯参与调控水稻体内的黄酮和脂质代谢。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体内次生代谢及生长发育提供参考。
2020, 11(4): 426-43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5
摘要:
选取“万海1号”和“万海4号”2个海南产油茶 ( Camellia vietnamensis )优良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新一代高通量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二者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万海1号”的特异性基因中,有651条被注释到与植株抗病性相关的途径,约占5.26%,有510条被注释到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途径,约占4.12%;“万海4号”中有169条特异性基因被注释到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和单萜类生物合成等植物次生代谢相关途径。2个样本的单拷贝同源基因多被富集到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GO条目,以及与氨基酸合成代谢相关的KEGG条目,且P值均小于0.05,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可进一步探究海南本地油茶的生理特性及代谢过程,作为海南本地油茶的优良品种选育的科学依据。
选取“万海1号”和“万海4号”2个海南产油茶 ( Camellia vietnamensis )优良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新一代高通量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二者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万海1号”的特异性基因中,有651条被注释到与植株抗病性相关的途径,约占5.26%,有510条被注释到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途径,约占4.12%;“万海4号”中有169条特异性基因被注释到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和单萜类生物合成等植物次生代谢相关途径。2个样本的单拷贝同源基因多被富集到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GO条目,以及与氨基酸合成代谢相关的KEGG条目,且P值均小于0.05,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可进一步探究海南本地油茶的生理特性及代谢过程,作为海南本地油茶的优良品种选育的科学依据。
2020, 11(4): 437-44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6
摘要:
为了研究发酵条件对诺丽内生真菌M2抑菌性的影响,笔者采用传统方法和ITS rDNA测序方法相结合,将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抑菌效果突出的诺丽内生真菌M2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在NCBI数据库中登录号为MK56019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内生真菌M2进行发酵优化,筛选出最优发酵条件:(1)内生真菌M2优化后的培养基方案为200 g土豆煮沸30 min浸出液、葡萄糖20 g、硝酸钠5 g、磷酸二氢钾0.2 g、七水合硫酸镁0.2 g、1 000 mL双蒸水;(2)发酵条件为150 mL锥形瓶装液50 mL、温度25 ℃、培养基初始pH8、转速170 r·min−1。
为了研究发酵条件对诺丽内生真菌M2抑菌性的影响,笔者采用传统方法和ITS rDNA测序方法相结合,将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抑菌效果突出的诺丽内生真菌M2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在NCBI数据库中登录号为MK56019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内生真菌M2进行发酵优化,筛选出最优发酵条件:(1)内生真菌M2优化后的培养基方案为200 g土豆煮沸30 min浸出液、葡萄糖20 g、硝酸钠5 g、磷酸二氢钾0.2 g、七水合硫酸镁0.2 g、1 000 mL双蒸水;(2)发酵条件为150 mL锥形瓶装液50 mL、温度25 ℃、培养基初始pH8、转速170 r·min−1。
2020, 11(4): 446-45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7
摘要:
以‘热研一号’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缺氮处理,观测槟榔苗生长状态;测定槟榔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结合气体交换指标,分析缺氮胁迫对槟榔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缺氮胁迫下,槟榔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发黄,生物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地下部根系发达,根冠比显著升高。缺氮处理的槟榔苗各叶序叶片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叶绿素b含量降低幅度更大。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参数qP等均显著下降,而细胞间CO2浓度、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显著上升。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叶肉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表明,缺氮胁迫使槟榔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下降,光合效率降低,导致整株生物量下降;在缺氮条件下,槟榔苗会通过调整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的分配以维持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平衡,同时槟榔苗可通过采取降低叶绿素b在光合色素中的比例以及提高叶片厚度和上表皮细胞厚度等策略来增强热耗散机制,从而适应热带高温、强光的生存环境。
以‘热研一号’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缺氮处理,观测槟榔苗生长状态;测定槟榔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结合气体交换指标,分析缺氮胁迫对槟榔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缺氮胁迫下,槟榔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发黄,生物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地下部根系发达,根冠比显著升高。缺氮处理的槟榔苗各叶序叶片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叶绿素b含量降低幅度更大。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参数qP等均显著下降,而细胞间CO2浓度、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显著上升。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叶肉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表明,缺氮胁迫使槟榔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下降,光合效率降低,导致整株生物量下降;在缺氮条件下,槟榔苗会通过调整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的分配以维持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平衡,同时槟榔苗可通过采取降低叶绿素b在光合色素中的比例以及提高叶片厚度和上表皮细胞厚度等策略来增强热耗散机制,从而适应热带高温、强光的生存环境。
2020, 11(4): 455-46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8
摘要: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花粉特性及其离体萌发,笔者通过测定6个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明确花粉特性和不同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花粉大小、形态指数和花粉数量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非洲菊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均存在差异。‘玲珑’的花粉粒最大,‘大雪菊’的花粉粒最小;‘云南红’花粉数量最多,‘玲珑’花粉数量最低;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时期(初开、半开、盛开期)和不同温度下(5, 15, 25, 35 ℃)的花粉活力范围分别为2.75%~33.54%和0.37%~34.62%。系统聚类法以花粉粒粒长和花粉粒直径聚类,在组间距离为25处,6个非洲菊品种被划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包括‘大雪菊’、‘拉丝’、‘香槟’、‘云南红’和‘紫霞’,第二类中的‘玲珑’单独聚成1类。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花粉特性及其离体萌发,笔者通过测定6个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明确花粉特性和不同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花粉大小、形态指数和花粉数量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非洲菊品种的花粉形态、花粉数量和花粉活力均存在差异。‘玲珑’的花粉粒最大,‘大雪菊’的花粉粒最小;‘云南红’花粉数量最多,‘玲珑’花粉数量最低;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时期(初开、半开、盛开期)和不同温度下(5, 15, 25, 35 ℃)的花粉活力范围分别为2.75%~33.54%和0.37%~34.62%。系统聚类法以花粉粒粒长和花粉粒直径聚类,在组间距离为25处,6个非洲菊品种被划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包括‘大雪菊’、‘拉丝’、‘香槟’、‘云南红’和‘紫霞’,第二类中的‘玲珑’单独聚成1类。
2020, 11(4): 461-469.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09
摘要:
以‘美酒’(Spathiphyllum ‘Mojo’)、‘绿巨人’(Spathiphyllum ‘Sensation’)、‘皇后’(Spathiphyllum ‘Queen’) 3个不同叶型的白掌(Spathiphyllum )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生长过程中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面积、叶脉数、叶厚度、叶尖夹角和叶片全长,定量分析了叶片生长性状、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构建了主要性状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叶长度与宽度随时间变化的生长进程二维构图呈漏斗形;叶片宽度、叶长、叶面积、叶全长随时间进程而产生较大变化。生长完成的叶片形态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叶全长、叶片长度、叶厚度等是叶部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性状。选择叶片宽度、叶长、叶面积、叶全长构建了Logistic生长模型y=K/(1+ae−bt),这几个性状生长方程的拟合度R2均超过0.97,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关系数超过0.99,说明这个数学模型能很好地揭示白掌叶片的生长规律。基于生长模型方程求导,结合叶片形态变化,可将白掌叶片生长过程分为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3个时期。3个品种的8个叶片性状变异系数分布从18.07%到88.85%,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在2.94~3.28之间,表明性状有遗传的多样性。
以‘美酒’(Spathiphyllum ‘Mojo’)、‘绿巨人’(Spathiphyllum ‘Sensation’)、‘皇后’(Spathiphyllum ‘Queen’) 3个不同叶型的白掌(Spathiphyllum )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生长过程中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面积、叶脉数、叶厚度、叶尖夹角和叶片全长,定量分析了叶片生长性状、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构建了主要性状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叶长度与宽度随时间变化的生长进程二维构图呈漏斗形;叶片宽度、叶长、叶面积、叶全长随时间进程而产生较大变化。生长完成的叶片形态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叶全长、叶片长度、叶厚度等是叶部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性状。选择叶片宽度、叶长、叶面积、叶全长构建了Logistic生长模型y=K/(1+ae−bt),这几个性状生长方程的拟合度R2均超过0.97,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关系数超过0.99,说明这个数学模型能很好地揭示白掌叶片的生长规律。基于生长模型方程求导,结合叶片形态变化,可将白掌叶片生长过程分为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3个时期。3个品种的8个叶片性状变异系数分布从18.07%到88.85%,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在2.94~3.28之间,表明性状有遗传的多样性。
2020, 11(4): 470-47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0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原生百里香(Thymus vulgaris)、柠檬金边百里香(Thymus citriodorus)和阔叶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茎叶精油的含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介于1.50~4.82 mL·kg−1之间,其中,以阔叶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最高。在这3种精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23种萜烯类,13种醇类,7种酯类,4种酚类,3种酮类,5种烷烃类,2种醚类,2种醛类。在原生百里香和阔叶百里香的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35种化合物,其中,百里香酚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7.45%和40.17%),归类为百里香酚型;柠檬金边百里香精油含有29种化合物,其中,顺式香叶醇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6.01%),归类为香叶醇型,具有浓郁的柠檬香气。不同种百里香精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可为泉州地区百里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原生百里香(Thymus vulgaris)、柠檬金边百里香(Thymus citriodorus)和阔叶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茎叶精油的含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介于1.50~4.82 mL·kg−1之间,其中,以阔叶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最高。在这3种精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23种萜烯类,13种醇类,7种酯类,4种酚类,3种酮类,5种烷烃类,2种醚类,2种醛类。在原生百里香和阔叶百里香的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35种化合物,其中,百里香酚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7.45%和40.17%),归类为百里香酚型;柠檬金边百里香精油含有29种化合物,其中,顺式香叶醇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6.01%),归类为香叶醇型,具有浓郁的柠檬香气。不同种百里香精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可为泉州地区百里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20, 11(4): 479-48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1
摘要:
为了研究海南五指山低海拔乌心楠(Phoebe tavoyana)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阐明群落演替与种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恢复时间最长的8个样地的乌心楠群落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校验、Jaccard(JI)指数等方法计算19个乔木物种、15个灌木物种和10个草本物种的总体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乌心楠群落在乔木、灌木层次上呈不显著正联结,JI指数与χ2校验高度一致;正关联总对数高于负关联总对数,显著正关联总对数较少,大部分树种呈不显著正关联;乌心楠群落在草本层上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关联,正关联种对数较少,负关联种对数比例较高,这说明乌心楠群落草本层在林下对资源(光、热)的争夺激烈。总体而言,海南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群落结构松散,优势种种间关系不紧密,草本层结构不稳定,尚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
为了研究海南五指山低海拔乌心楠(Phoebe tavoyana)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阐明群落演替与种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恢复时间最长的8个样地的乌心楠群落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校验、Jaccard(JI)指数等方法计算19个乔木物种、15个灌木物种和10个草本物种的总体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乌心楠群落在乔木、灌木层次上呈不显著正联结,JI指数与χ2校验高度一致;正关联总对数高于负关联总对数,显著正关联总对数较少,大部分树种呈不显著正关联;乌心楠群落在草本层上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关联,正关联种对数较少,负关联种对数比例较高,这说明乌心楠群落草本层在林下对资源(光、热)的争夺激烈。总体而言,海南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群落结构松散,优势种种间关系不紧密,草本层结构不稳定,尚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
2020, 11(4): 487-49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2
摘要:
通过查找2009—2018年基于香蕉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近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香蕉研究项目有122项,资助经费为5 602万元;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有102项,共4 668万元;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是陆旺金、张喜瑞各3项;从依托单位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8项)、华南农业大学(21项)、海南大学(16项);在资助项目类别中,面上项目(40项)占比33%、青年科学基金(52项)占比42%、地区科学基金(26项)占比21%。同时,笔者还探讨了香蕉研究项目获资助的变化趋势,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通过查找2009—2018年基于香蕉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近10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香蕉研究项目有122项,资助经费为5 602万元;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有102项,共4 668万元;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是陆旺金、张喜瑞各3项;从依托单位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8项)、华南农业大学(21项)、海南大学(16项);在资助项目类别中,面上项目(40项)占比33%、青年科学基金(52项)占比42%、地区科学基金(26项)占比21%。同时,笔者还探讨了香蕉研究项目获资助的变化趋势,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20, 11(4): 492-50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3
摘要:
为了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笔者以校园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为重点,对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彼此关联进行调查,旨在明确入侵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应用提供参考。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其周边共计184.1 hm2区域平均划分为80块样地(每块样地2.3 hm2),统计223种入侵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分布,进而对其多样性、分布频度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使用R语言中的pheatmap函数包将生长环境、样地及入侵物种进行聚类,计算不同生长环境或样地中入侵物种的相似度及不同物种在样地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环境聚类中,荒地和菜地的物种相似度最高,其次为建筑和苗圃。就样地聚类而言,可分为红、黄、蓝3大模块,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主要入侵物种也不尽相同。从入侵植物聚类来看,可分为灰、青、橙、绿、紫5大模块,与各物种的分布频度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相似特性的物种往往分布在特定的样地中,这种分布格局可为搜寻或防治某类植物提供依据。
为了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笔者以校园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为重点,对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彼此关联进行调查,旨在明确入侵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应用提供参考。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其周边共计184.1 hm2区域平均划分为80块样地(每块样地2.3 hm2),统计223种入侵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分布,进而对其多样性、分布频度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使用R语言中的pheatmap函数包将生长环境、样地及入侵物种进行聚类,计算不同生长环境或样地中入侵物种的相似度及不同物种在样地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环境聚类中,荒地和菜地的物种相似度最高,其次为建筑和苗圃。就样地聚类而言,可分为红、黄、蓝3大模块,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主要入侵物种也不尽相同。从入侵植物聚类来看,可分为灰、青、橙、绿、紫5大模块,与各物种的分布频度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相似特性的物种往往分布在特定的样地中,这种分布格局可为搜寻或防治某类植物提供依据。
2020, 11(4): 507-51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4
摘要:
为了构建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背景、科学系统的海南生态渔港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角度,初步筛选获得与生态渔港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聚类法和变异系数分析,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生态渔港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获取的数据对海南6所渔港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比较准确地评价各渔港的生态性,此生态渔港综合评价体系比较合理。
为了构建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背景、科学系统的海南生态渔港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角度,初步筛选获得与生态渔港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聚类法和变异系数分析,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生态渔港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获取的数据对海南6所渔港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比较准确地评价各渔港的生态性,此生态渔港综合评价体系比较合理。
2020, 11(4): 517-52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5
摘要:
天牛(Cerambycidae)是危害林业和果树业的重要害虫类群,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难防难治、周期性爆发和隐蔽性较强等特点,采用化学防治等传统方法对天牛进行防治收效甚微。近年来,天牛化学生态学种群层面上的防治技术已成为立体防治天牛极为重要的新途径。昆虫信息素具有微量、高效、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靶标害虫监测和诱捕等,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天牛信息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天牛(Cerambycidae)是危害林业和果树业的重要害虫类群,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难防难治、周期性爆发和隐蔽性较强等特点,采用化学防治等传统方法对天牛进行防治收效甚微。近年来,天牛化学生态学种群层面上的防治技术已成为立体防治天牛极为重要的新途径。昆虫信息素具有微量、高效、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靶标害虫监测和诱捕等,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天牛信息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2020, 11(4): 523-53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0.04.016
摘要:
槟榔是一种充满争议却广为流行的嗜好品和休闲食品。一方面,槟榔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传统食品和药材;另一方面,槟榔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人类第一类致癌物质清单。在中国,槟榔产业于2019年已经达到接近1 000亿人民币总产值,公众日益对公共健康与卫生的关注也数次引发了针对槟榔产业的舆论危机。因此,亟需全面理清槟榔的健康利弊,并据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与制度。笔者对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槟榔的文化传统、食用方式、健康影响和各国各地区对槟榔的管理政策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槟榔是一种充满争议却广为流行的嗜好品和休闲食品。一方面,槟榔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传统食品和药材;另一方面,槟榔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人类第一类致癌物质清单。在中国,槟榔产业于2019年已经达到接近1 000亿人民币总产值,公众日益对公共健康与卫生的关注也数次引发了针对槟榔产业的舆论危机。因此,亟需全面理清槟榔的健康利弊,并据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与制度。笔者对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槟榔的文化传统、食用方式、健康影响和各国各地区对槟榔的管理政策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