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10卷 第3期
2019, 10(3): 215-22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1
摘要: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柱花草(Stålosanthe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早熟禾(Poa annua L.)、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i)、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 P.)、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以及鼠茅草(Vulpia myuros C.Gmelin)等8种生草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和...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柱花草(Stålosanthe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早熟禾(Poa annua L.)、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i)、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 P.)、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以及鼠茅草(Vulpia myuros C.Gmelin)等8种生草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和...
2019, 10(3): 222-22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2
摘要:
采用冷浸法对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进行浸提,进一步采用生长速率法将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于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粗提物对靶标菌抑制能力不同,其中叶部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后期抑菌率可达50%;种子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以及水稻稻瘟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种子粗提物抑菌活性优于叶部粗提物,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12.53 1,142.49 g·L-1。
采用冷浸法对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进行浸提,进一步采用生长速率法将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于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粗提物对靶标菌抑制能力不同,其中叶部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后期抑菌率可达50%;种子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以及水稻稻瘟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种子粗提物抑菌活性优于叶部粗提物,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12.53 1,142.49 g·L-1。
2019, 10(3): 226-23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3
摘要:
以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供试菌株,采用二倍稀释法筛选了31种瑶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初筛高活性瑶药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500 mg·L-1的质量浓度下,有18种瑶药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在100 mg·L-1的质量浓度下,穿破石、独脚风、贯众等3种瑶药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具显著的抑菌活性。穿破石、独脚风、...
以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供试菌株,采用二倍稀释法筛选了31种瑶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初筛高活性瑶药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500 mg·L-1的质量浓度下,有18种瑶药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在100 mg·L-1的质量浓度下,穿破石、独脚风、贯众等3种瑶药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具显著的抑菌活性。穿破石、独脚风、...
2019, 10(3): 231-23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4
摘要: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浸提法对刺芫荽叶进行浸提,进一步测定该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刺芫荽叶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1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23.2±0.01)μg的没食子酸标准品;总黄酮含量为1 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96±0.02)μg的芦丁纯品;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1mg提取物干粉的还原力相当于0.72 mmol·L-1的七水合硫酸亚铁;DPPH(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清除作用半...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浸提法对刺芫荽叶进行浸提,进一步测定该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刺芫荽叶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1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23.2±0.01)μg的没食子酸标准品;总黄酮含量为1 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96±0.02)μg的芦丁纯品;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1mg提取物干粉的还原力相当于0.72 mmol·L-1的七水合硫酸亚铁;DPPH(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清除作用半...
2019, 10(3): 235-239.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5
摘要:
为探明川楝素(Toosendanin)的沉积量与所用喷头粒径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2%川楝素微乳剂、2%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选用德国Lechler公司生产的ST110-03、ST110-04、ST110-05及ST110-06 4种扇形雾喷头,研究了3种制剂形态的川楝素在3种作物上的沉积...
为探明川楝素(Toosendanin)的沉积量与所用喷头粒径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2%川楝素微乳剂、2%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选用德国Lechler公司生产的ST110-03、ST110-04、ST110-05及ST110-06 4种扇形雾喷头,研究了3种制剂形态的川楝素在3种作物上的沉积...
2019, 10(3): 240-24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6
摘要:
为明确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后的增效作用。笔者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药后记录玉米药害情况。结果表明: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优于阔叶杂草,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可明显提高其活性,提高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的除草效果,且对玉米安全。
为明确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后的增效作用。笔者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药后记录玉米药害情况。结果表明: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优于阔叶杂草,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可明显提高其活性,提高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的除草效果,且对玉米安全。
2019, 10(3): 243-24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7
摘要: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以海南沙土和壤土为代表土壤,研究了拟除虫菊酯农药功夫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3种农药在沙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5.52,115.52,99.02 d,壤土中分别为99.02,49.51,99.02 d。厌氧条件下,沙土中降解半衰期为49.51,49.51,57.76 d,壤土中分别为30.13,34.66,57.76 d。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沙土中的降解较壤土慢,且厌氧条件下...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以海南沙土和壤土为代表土壤,研究了拟除虫菊酯农药功夫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3种农药在沙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5.52,115.52,99.02 d,壤土中分别为99.02,49.51,99.02 d。厌氧条件下,沙土中降解半衰期为49.51,49.51,57.76 d,壤土中分别为30.13,34.66,57.76 d。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沙土中的降解较壤土慢,且厌氧条件下...
2019, 10(3): 249-25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8
摘要:
为明确2%川楝素乳油在作物叶片上沉积量与喷雾条件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为供试药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法,研究了雾滴大小、喷液量、药剂稀释倍数和喷头高度对2%川楝素乳油在3种作物上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和小白菜上喷施时,2%川楝素乳油的最佳喷雾条件为:雾滴VMD 215...
为明确2%川楝素乳油在作物叶片上沉积量与喷雾条件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为供试药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法,研究了雾滴大小、喷液量、药剂稀释倍数和喷头高度对2%川楝素乳油在3种作物上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和小白菜上喷施时,2%川楝素乳油的最佳喷雾条件为:雾滴VMD 215...
2019, 10(3): 258-26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09
摘要: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研究KN37菌株代谢物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利用分子手段对KN37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KN37菌株代谢物可强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细菌性斑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且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此可见,放线菌KN37菌株代谢物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研究KN37菌株代谢物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利用分子手段对KN37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KN37菌株代谢物可强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细菌性斑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且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此可见,放线菌KN37菌株代谢物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2019, 10(3): 264-26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0
摘要: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
2019, 10(3): 268-27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1
摘要:
为明确60%霜霉·精甲霜水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使用关键技术,本实验在葡萄幼果期开始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地喷施到叶片背面,每隔7~10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在葡萄采收前10 d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0%霜霉·精甲霜水剂按110,90和70g·亩剂量施药后,防效分别为87.66%,85.79%和71.08%,对照药剂防效为73.51%。60%霜霉·精甲霜水剂以90 g·亩使用剂量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明显,适合在葡萄生产上推广应用。
为明确60%霜霉·精甲霜水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使用关键技术,本实验在葡萄幼果期开始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地喷施到叶片背面,每隔7~10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在葡萄采收前10 d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0%霜霉·精甲霜水剂按110,90和70g·亩剂量施药后,防效分别为87.66%,85.79%和71.08%,对照药剂防效为73.51%。60%霜霉·精甲霜水剂以90 g·亩使用剂量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明显,适合在葡萄生产上推广应用。
2019, 10(3): 272-27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2
摘要:
橡胶树枯萎病是橡胶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为预防这种橡胶树新病害的潜在威胁,测定了橡胶树枯萎病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对其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0.73,9.66,1.71,1.01 mg·L-1。多菌灵与咪鲜胺复配比为1∶5时对橡胶树尖孢镰刀菌具有最大的抑制活性(EC50值为0.17 g·L-1)和复配增效比(增效系数SR为6.01),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橡胶树枯萎病是橡胶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为预防这种橡胶树新病害的潜在威胁,测定了橡胶树枯萎病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对其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0.73,9.66,1.71,1.01 mg·L-1。多菌灵与咪鲜胺复配比为1∶5时对橡胶树尖孢镰刀菌具有最大的抑制活性(EC50值为0.17 g·L-1)和复配增效比(增效系数SR为6.01),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2019, 10(3): 276-27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3
摘要:
采用温室盆栽法,进行嘧啶肟草醚类共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室内活性初筛及对稗草的室内毒力测试,以明确嘧啶肟草醚类化合物对稗草的活性。结果表明,在50 mg·L-1的浓度处理下,嘧啶肟草醚类共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鲜质量抑制率在87.31%~93.18%之间;精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IC50在(1.123 7~8.734 1)mg·L-1之间。嘧啶肟草醚类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进一步开发出除草剂品种。
采用温室盆栽法,进行嘧啶肟草醚类共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室内活性初筛及对稗草的室内毒力测试,以明确嘧啶肟草醚类化合物对稗草的活性。结果表明,在50 mg·L-1的浓度处理下,嘧啶肟草醚类共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鲜质量抑制率在87.31%~93.18%之间;精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6个化合物对稗草的IC50在(1.123 7~8.734 1)mg·L-1之间。嘧啶肟草醚类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进一步开发出除草剂品种。
2019, 10(3): 278-28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4
摘要: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田间种群和相对敏感种群等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褐飞虱敏感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83,17.57 mg·L-1。与敏感种群相比,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及茚虫威的抗性还处于敏感水平,抗性倍数分别在1.73~4.65和1.23~3.44之间。氟啶虫胺腈与茚虫威在1∶1时协同效应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86.85。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田间种群和相对敏感种群等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褐飞虱敏感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83,17.57 mg·L-1。与敏感种群相比,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及茚虫威的抗性还处于敏感水平,抗性倍数分别在1.73~4.65和1.23~3.44之间。氟啶虫胺腈与茚虫威在1∶1时协同效应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86.85。
2019, 10(3): 283-28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5
摘要:
分别利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的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较强,接触6 h后的死亡率均超过96%。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 h后的死亡率小于20%,与丙酮对照无显著差异。10种药剂处理后,以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存活率为87.13%;其次是苏云金杆菌,...
分别利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的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较强,接触6 h后的死亡率均超过96%。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 h后的死亡率小于20%,与丙酮对照无显著差异。10种药剂处理后,以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存活率为87.13%;其次是苏云金杆菌,...
2019, 10(3): 288-29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6
摘要:
为研究果园不同的内覆盖模式对杂草的影响,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笔者采用小区试验,5种生草刈割覆盖、黑膜和除草剂3种处理方式,以清耕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的覆盖模式对杂草种类、密度、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覆盖模式下杂草种类、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S)和种群多样性(H)均小于对照,在杂草优势集中性(C)上,除草剂处理组以及紫花苜蓿处理组均小于对照,在杂草均匀度(J)上,平托落花生和柱花草处理均小于对照。表明生草残株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杂草的发生,同时降低田间杂草的物种多样性。
为研究果园不同的内覆盖模式对杂草的影响,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笔者采用小区试验,5种生草刈割覆盖、黑膜和除草剂3种处理方式,以清耕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的覆盖模式对杂草种类、密度、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覆盖模式下杂草种类、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S)和种群多样性(H)均小于对照,在杂草优势集中性(C)上,除草剂处理组以及紫花苜蓿处理组均小于对照,在杂草均匀度(J)上,平托落花生和柱花草处理均小于对照。表明生草残株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杂草的发生,同时降低田间杂草的物种多样性。
2019, 10(3): 298-30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3.017
摘要:
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indica)是一种能进行纯培养的类菌根真菌,可在多种植物中定殖,并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的能力。笔者综述了印度梨形孢在促进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为印度梨形孢在农业应用领域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indica)是一种能进行纯培养的类菌根真菌,可在多种植物中定殖,并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的能力。笔者综述了印度梨形孢在促进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为印度梨形孢在农业应用领域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