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10卷  第2期

研究报告
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的细胞毒性
钱江, 孙志华, 刘益巧, 谢品希, 长孙东亭, 罗素兰
2019, 10(2): 99-10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1
摘要:
α-芋螺毒素TxID在小细胞肺癌DMS114中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使用两步氧化法对α-芋螺毒素TxID进行合成,质谱鉴定TxID,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其纯度;对DMS114中的α3和β4 nAChR亚基进行克隆;使用MTT试验检测α-芋螺毒素TxID单用或与阿霉素(ADM)联用对DMS114和HEL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本实验通过固相合成和两步氧化法,成功制备了α-芋螺毒素TxID;通过基因克隆实验,在DMS114细胞中检测到α3和β4 nAChR亚基;细胞毒性试验表明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细胞DMS114和正常细胞HEL都具有细胞毒性且在一定浓度TxID对肺癌细胞的毒性大于正常细胞;此外,TxID和ADM等比联用对DMS114细胞的毒性大于各自单独给药之和。本研究首次证明α3β4 nAChR特异性阻断剂α-芋螺毒素TxID能够抑制小细胞肺癌DMS114的增殖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为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
水稻OsNHX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王丹阳, 范亚飞, 周扬, 罗明华, 江行玉, 罗越华, 夏幽泉
2019, 10(2): 106-110,13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2
摘要:
采用PCR方法从水稻中克隆出1个Na+/H+逆转运蛋白基因OsNHX5,构建了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利用注射烟草法对OsNHX5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OsNHX5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NHX5与拟南芥AtNHX5和AtNHX6的亲缘关系较近,该蛋白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统上;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叶中OsNHX5基因的表达受KCl胁迫诱导上调表达,而根中OsNHX5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明显。OsNHX5是一个细胞内膜系统上的K+/H+逆转运蛋白,可为耐盐水稻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木薯MeNRT2.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任宁, 陈秀珍, 夏幽泉, 白雪杨, 江行玉, 周扬
2019, 10(2): 111-11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3
摘要:
木薯具有高产、耐旱、耐贫瘠等特点,为了解其耐贫瘠的作用机理,提高木薯在贫瘠土壤中对氮素的利用率,以30 d龄的"华南8号"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1个高亲和性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NRT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命名为MeNRT2.5MeNRT2.5蛋白有10个跨膜区域,与橡胶树、油桐树、可可树等物种的NRT2.5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89.84%,87.40%。半质量RT-PCR结果表明,MeNRT2.5基因在根、茎、叶、花等各个器官均有表达,在成熟木薯植株的根中和组培苗的叶中表达量较高。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MeNRT2.5在低浓度NO3-(0.3 mmol·L-1)处理后,其在根中的表达量在6 h时达到峰值;高浓度NO3-(3 mmol·L-1)处理后,其表达量在根茎叶中均没有明显变化,即该基因的表达被高浓度NO3-所抑制。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eNRT2.5在木薯中的功能验证奠定理论基础。
木薯MKK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侯鹏宇, 于心怡, 肖晓蓉, 郑琳琳, 陈银华
2019, 10(2): 119-12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4
摘要:
MAPK级联传导通路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根据木薯全基因组数据,借鉴拟南芥中MAPKK (MKK)家族的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薯中MKK家族成员进行全面的鉴定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通过激素处理及病原菌接种来分析MKK家族各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木薯总共编码11个MKK基因,这些基因集中分布于木薯第3,4,6,10,12,16,17条染色体上。MKK家族各基因在木薯受到激素处理及病原菌处理后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KKs能够响应ABA,JA及病原菌信号,对ACC信号则不敏感。MKK4,MKK5,MKK8,MKK9,MKK11可能参与木薯相关防御病原菌及激素信号传导通路。
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on1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表型分析及致病力测定
李恒, 畅文军, 陈汉清, 乔帆, 曾会才
2019, 10(2): 127-13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5
摘要:
根据笔者实验室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mon1基因影响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为了研究mon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了Foc4的mon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与Foc4野生型菌株相比,敲除突变体生长缓慢、菌丝变细,分支减少及产孢量降低,菌株抵抗外源氧胁迫、细胞壁穿透能力、纤维素利用能力减弱,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由此推测mon1基因在Foc4的生长发育、产孢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徐成滨, 王宇心, 孔伟浩, 张晓凯, 刘诗颖, 范咏梅
2019, 10(2): 135-139,16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6
摘要:
以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为生物模型,依据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方法,研究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通过测定羊角月牙藻生物量、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评价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ErC50为24.15 mg·L-1、72 h-EyC50为20.01 mg·L-1。随着溴氰虫酰胺浓度的增加,其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抑制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r)的合成。溴氰虫酰胺诱导羊角月牙藻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其中,SOD活力下降,CAT活力和MDA含量上升。
氟硅唑对丰年虫急性毒性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张晓凯, 刘剑南, 徐成滨, 张业扬, 孙明凯, 范咏梅
2019, 10(2): 140-14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7
摘要:
氟硅唑属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等引起的病害。丰年虫(Chirocephalus)是一类分布广泛且耐高盐的小型甲壳动物,在水产养殖中作为鱼类和贝类的诱饵。近年来常作为农药环境安全评估的模式生物。笔者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半抑制浓度(EC50);采用酶活试剂盒测定氟硅唑处理38 h丰年虫(Chirocephalu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急性毒性EC50为5.228 mg·L-1,属于中毒。在受试浓度范围内,随着氟硅唑浓度升高,丰年虫的孵化率降低;在氟硅唑毒性作用下,丰年虫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与对照比较SOD活性增强,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
槌果藤粗提物的杀虫活性
章杰, 吴接呈, 骆焱平, 王兰英
2019, 10(2): 145-15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8
摘要:
对槌果藤(Capparis spinosa L.)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粗提,并采用叶碟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蚜及菜青虫触杀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槌果藤各提取物对3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中氯仿提取物活性最高,各提取物对5龄幼虫拒食活性较低;氯仿提取物不仅对菜蚜及菜青虫均有很好的触杀活性,而且对田间种植甘蓝上的菜青虫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蚯蚓处理对猪粪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黄炜, 刁晓平, 李森楠, 龚莹
2019, 10(2): 151-15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09
摘要:
以干湿分离后的猪粪为基质,接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在室内培养4周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猪粪和蚯蚓体内的重金属(Cu,Zn,Cr,Pb,Cd,As)的含量,系统研究了蚯蚓作用下猪粪中重金属形态变化及蚯蚓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供试猪粪能促进蚯蚓的生长,4周后体质量明显增加,且对蚯蚓的繁殖没有影响。蚯蚓处理4周后,猪粪pH值由6.51增加至6.86。猪粪中Cu,Zn,Cr,Pb,Cd,As的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3.69%,24.47%,30.70%,39.17%,21.91%,9.36%;同时,猪粪中Zn,Cr,Cd的残渣态比例相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15%,27%,27%。蚯蚓对重金属有一定富集作用,除Cr以外,Cu,Zn,Cd,As 4种重金属在蚯蚓体内的质量含量相比实验前分别增加了0.49,3.86,0.012,0.064 mg·kg-1,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其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r>Cd>Zn>Cu>As。研究表明,蚯蚓能富集猪粪中的重金属并且降低猪粪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减少了猪粪中的部分重金属残渣态比例,有利于重金属的转移和去除。
海南龙血树人工血竭与天然血竭的抗炎镇痛活性比较
王辉, 杨宁, 吴晓鹏, 戴好富, 梅文莉
2019, 10(2): 159-16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0
摘要:
为了探讨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所产血竭是否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笔者分别采用小鼠扭体反应模型、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对海南龙血树人工血竭和天然血竭的镇痛活性及抗炎活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人工诱导血竭可显著延长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镇痛活性优于天然血竭;海南龙血树人工血竭和天然血竭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两者具有类似的抗炎镇痛活性。
海口羊山湿地野生维管束植物资源的调查
尹菡怿, 申益春, 琚青青, 周鹏
2019, 10(2): 165-17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1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考证与文献查阅,从植物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等方面开展羊山湿地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1)羊山湿地维管束植物119科413属687种,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其中海南特有种5种,占总种数的0.73%;(2)羊山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主要的科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等。主要的属为榕属(Ficus)、莎草属(Cyperus)、蓼属(Polygonum)和蒲桃属(Syzygium)等;(3)羊山湿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科总数(不含世界分布科,下同)的90.12%,占属总数的90.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较小,分别占科属总数的9.88%和8.97%,反映出羊山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边缘性质,且热带性有减弱的趋势。
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杂草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胡发广, 毕晓菲, 黄家雄, 李亚男, 严炜, 吕玉兰
2019, 10(2): 172-17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2
摘要:
2016—2017年对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杂草开展调查,发现杂草23科66属79种,其中,菊科、禾本科为小粒咖啡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类的39.24%;双子叶杂草为小粒咖啡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数的72.15%,由于耕作方式和人为干扰,小粒咖啡园多年生物种占物种总种数的51.90%。
技术方法
CHRNA7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益巧, 孙志华, 钱江, 长孙东亭, 罗素兰
2019, 10(2): 178-18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3
摘要:
为了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α7亚基基因(CHRNA7)的表达,笔者根据人源CHRNA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CHRNA7基因,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后,测序鉴定并制备重组质粒,以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来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成功建立了检测CHRNA7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可检测101 copies·μL-1,且重复性良好,在10~4,105,106 copies·μL-1时,5次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是1.22%,1.90%,2.63%。此外,还对人宫颈癌细胞SiHa和人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中α7 nAChR亚基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7 nAChR亚基在SiHa细胞系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Ect1/E6E7细胞系中的表达(P=0.015)。
火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2种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陈弟, 李可增, 吴琼, 何应对, 殷晓敏
2019, 10(2): 184-189.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4
摘要:
为获得高质量的火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比较了CTAB-SDS法和SDS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均获得约23.1 kb的DNA片段。其中,CTAB-SDS法获得的DNA提取上清液颜色为淡黄色,提取总DNA的量为7.4~7.7 mg·kg-1,OD260/280值在1.81~1.95之间,OD260/230值在1.26~2.03之间, DNA平均质量浓度为0.51 g·L-1。SDS法获得的DNA提取上清液颜色为深棕黄色,提取总DNA的量为3.5~4.15 mg·kg-1,OD260/280值在1.52~1.68之间,OD260/230值在1.35~1.53之间,DNA平均质量浓度为0.075 g·L-1。可见,CTAB-SDS法提取DNA的片段较完整,纯度较高,可直接用于后续实验操作,更适用于火龙果根系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白木香不同结香方法所得沉香的精油成分分析
陈品品, 陈日忠, 吴辉煌, 林文忠, 马晓娟, 刘靓, 庄卫东
2019, 10(2): 190-19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5
摘要: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2种结香方法(植菌法和火钻法)对沉香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其中,色酮类化合物有3个,相对总含量分别为54.59%(植菌法结香)和29.45%(火钻法结香)。结果显示,植菌法所产沉香质量比火钻法所产沉香质量好。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东寨港海水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张腾云, 徐文, 张鸣姗, 赵洪伟
2019, 10(2): 197-20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6
摘要:
优化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海水中13种磺胺类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并使用优化的方法对海南省东寨港表层海水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动相A:V甲醇∶V乙腈=1∶1与B:V0.1%甲酸V_(10 mmol·L-1乙酸铵)=10∶90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且以5%的A和95%的B为初始流动相用来定容时色谱图中的磺胺类药物的峰型都较好,无杂峰影响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都较高(R2≥0.996),待测的13种磺胺类药物在14 min内出峰,回收率在70.4%~103%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2.8%。此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水体中磺胺类药物的同时检测。海南省东寨港水样中共检测到5种磺胺类药物,检出率在60%~100%之间,其中磺胺甲恶唑(SMX)检出频率最高,10个样点都检测出含有SMX,同时磺胺对甲氧嘧啶(SME)和磺胺氯达嗪(SCP)这两种在其他报道中不作为检测对象的磺胺类药物在东寨港地区有较高的检出率(都为70%),另外检出的两种为磺胺甲嘧啶(SMA)和磺胺嘧啶(SDZ)。5种药物的检出质量浓度为nd~3.35 ng·L-1,与国内其他水域相比,海南省东寨港水体中磺胺类药物的检出浓度处于较低水平。
海南菲牛蛭抗凝血酶成分的提取与SDS-PAGE电泳测定
何梦雪, 李泽友
2019, 10(2): 204-20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7
摘要:
应用凝血酶滴定法,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菲牛蛭抗凝血酶活性成分的分离作用,并用SDS-PAGE电泳测定分离得到抗凝活性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盐提取法更优于水提法、水提醇沉法和丙酮法;用盐提法对菲牛蛭头部提取的抗凝成分活性达1 811.11 U·g-1,选择10×103和30×103的超滤膜进行再次超滤得抗凝成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96×103
文献综述
硫化氢在炎症和自噬等病理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骊, 林昌俊, 周鹏
2019, 10(2): 208-21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9.02.018
摘要:
硫化氢(H2S)是一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常常与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协同作用,在血管生成、神经活动、葡萄糖代谢、抗氧化和炎症反应等调节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内源H2S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如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关,因此,调控内源H2S的量对于治疗H2S相关的疾病以及临床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重点综述了近年来H2S供体来源和H2S在炎症、自噬等相关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内源H2S量精确化潜在的研究方式,同时对H2S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