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13卷  第2期

研究报告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道路分布及其对景观完整性的影响
吴挺勋, 姚小兰, 任明迅
2022, 13(2): 101-11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1
摘要:
为揭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不同类型道路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2000、2010和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的道路分布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缓冲区分析法获取不同等级道路两侧的景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 2000—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道路长度增加2 134.6 km,道路密度增加了0.500 km·km−2。2010年,乡道及以下道路长度增加2 030 km;2019年,新增高速公路,省道310升级为国道361。(2)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的斑块密度指数及景观形状指数分别在0500 、0300和0250 m范围呈下降趋势,随后趋向于平缓,聚集度指数则表现相反;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最大影响范围分别为500 、300和250 m。(3) 2000—2019年,道路影响范围内的耕地、有林地、草地、疏林地面积减少,其中高速公路、省道附近的有林地、草地面积降幅最大,国道附近的耕地面积降幅最大;水域、灌木林、建设用地、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加,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周边的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幅最大。(4) 道路影响范围内,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略有增加,蔓延度指数则稍有下降;目前道路对国家公园景观的影响较小,但由于道路存在较明显的累加效应及传播作用,仍然需要注意道路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可能影响,建议加强大型道路如高速公路道路径流的汇流与净化、道路两侧生态廊道、长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联性研究
杨渺, 周琳, 齐敦武, 王忠, 王勇
2022, 13(2): 112-119.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2
摘要:
为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探索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可行性,笔者采用空间制图、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探究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物多样性在景观尺度(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尺度(物种丰富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物种多样性整体较高,高值区主要位于中南部的宝兴县、天全县和汶川县。这一区域植物共计231科1 302属5 675种,动物共计39目141科1 049种。(2)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景观多样性整体较高,其中,北部高于南部,靠近川西北高山峡谷一侧高于成都平原一侧。(3)景观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模型解释率可达41.64%。物种多样性与景观指数PR、ENN_SD具有强正相关,与PRD具有强负相关。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物种本底调查,整合现有各类物种、遗传资源数据库,以尽快摸清家底,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客观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关联研究,探索利用遥感技术,从景观尺度动态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海南岛湿地鸟类的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符钉辉, 丁伟品, 龙军桥, 黄赞慧, 张小海, 陈泽恒
2022, 13(2): 120-12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3
摘要:
为了掌握海南岛湿地珍稀濒危鸟种和常见鸟类的基础信息,于 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在岛内32处湿地开展了鸟类调查,共行走样线215条,完成调查样点157个,记录鸟类206种34 673只,隶属17目6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34种。涉禽和鸣禽的数量占多数,分别占59.9%、32.2%。优势和常见鸟类共28种,如白鹭Egretta garzetta、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牛背鹭Bubulcus coromandus等,这28种鸟类记录占海南岛湿地整个鸟类记录总数的78%。Shannon-Wiener指数以河流湿地最高(5.225),湖泊湿地最低(2.843);Pielo指数以沼泽湿地最高(0.776),人工湿地最低(0.618);鸟类相似度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最高(0.67),近海与海岸湿地和湖泊湿地最低(0.22)。
基于SSR标记的无翼坡垒遗传多样性研究
蔡颖, 段继煜, 朱思奇, 任明迅, 唐亮
2022, 13(2): 127-13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4
摘要:
为了解无翼坡垒(Hopea reticulate Tardieu)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龄级间的遗传结构,利用11对微卫星标记评估海南省甘什岭保护区的无翼坡垒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胸径将无翼坡垒划分为幼龄、中龄和成熟龄3个龄级,明确不同龄级间的遗传差异,探究其濒危机制,并从遗传角度提出保护策略。结果表明:无翼坡垒的等位基因数(Na=3.636)和期望杂合度(He=0.599)低于同属的非濒危种H. dryobalanoidesNa=5.600,He=0.678),明显高于同属且同域分布的另一濒危种坡垒(Na=2.417,He=0.432),但不同龄级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无翼坡垒低频等位基因的比例明显低于龙脑香科的非濒危种,揭示种群很可能经历了瓶颈,种群规模缩小导致大量低频等位基因丢失。由于本种在甘什岭集中分布,现存个体数量比零星分布的坡垒更多,因此,遗传多样性较坡垒略高。基于微卫星变异研究的结果,建议在维持无翼坡垒现有变异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抚育,促进种群更新,恢复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实现无翼坡垒的稳定续存。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兰科植物重点保护与优先监测策略
李大程, 宋希强, 张哲, 陈枳衡, 张中扬, 周康
2022, 13(2): 136-14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5
摘要:
为摸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概况,制定合理的保育策略,笔者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兰科植物保护紧迫性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致濒危原因,并筛选出重点保护物种。结果表明:在调查到的81属230种兰科植物中,需优先监测保护的物种共98种,筛选出排名前10物种共12种(其中3种并列第10);狭域物种共14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09 %;极危种7种、濒危种26种、易危种48种,合计占已调查种数的35.22 %;受威胁兰科植物148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4.35 %;共筛选出17个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研究区域内的兰科物种多样性较早年研究数量增多,生境破坏对兰科植物影响最大。本研究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了优先保护监测区域,利用较少的资源保护更多的物种,对制定合理、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本底资料和理论支持。
海南鹦哥岭附生兰物种组成、分布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张培春, 杨小波, 夏丹, 王群, 王豪, 曾润娟, 戚春林, 李东海, 陈琳, 田璐嘉, 李晨笛, 李龙, 梁彩群
2022, 13(2): 149-159.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6
摘要:
为了研究附生兰的物种组成、分布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鹦哥岭地区的附生兰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探索了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影响,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并分析了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不同环境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所选9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7.8%,其净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树皮类型、年平均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值、最干月降雨量、海拔、郁闭度、坡向、坡度,仅坡度的净效应未达到显著。(2) 随海拔升高,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低海拔段(700~900 m)物种最丰富,附生兰多度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缓坡地段,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均较高,阳坡和半阳坡的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较阴坡与半阴坡少;粗糙的树皮更易着生附生兰,覆盖物为树皮上的附生兰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多数附生兰倾向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低地雨林中附生兰物种最丰富,热带针叶林中的附生兰具较高的优势度;附生兰倾向于分布在较低的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值在(7.8~7.85)℃之间的生境中;在降雨量较多的环境中,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较高。
海南树附生藓类植物新资料
徐雪艳, 谢治, 凌少军, 郝杰威, 张莉娜
2022, 13(2): 160-16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7
摘要: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 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um H.Akiyama, Ying Chang, T.Yamag. & B.C.Tan)为海南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狭叶拟厚角藓[Yakushimabryum tonkinense (Broth. & Paris) H.Akiyama]和散生细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 (Mitt.) M.Menzel]为海南新记录种。笔者对新记录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版,对生境以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进行了介绍。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和海南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海南岛森林植被NEP季节性时空变化规律及气候驱动因素分析
刘应帅, 余瑞, 郑彬彬, 刘嘉慧, 宋奇, 陈荣昊, 严哲
2022, 13(2): 166-17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8
摘要:
为了探究海南岛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变化以及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关联,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及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描述了近20年来不同季节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s,BRT)分析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NEP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整体来看近20年NEP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有机碳的变化率为−0.57 g·m−2 ·a(P>0.05);海南岛森林在年际、干季、湿季3个时间尺度上均为碳汇状态,并且湿季的碳汇强度高于干季;空间上,年际NEP和湿季NEP呈显著增长趋势集中在海南岛东北部,呈显著下降趋势集中在海南岛中西部;(2)BRT的结果显示了海拔对于NEP的贡献度分别为年际(45.46%),干季(40.58%),湿季(21.88%);(3)通过趋势相关性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NEP与降雨有显著趋势相关性。海南岛低海拔森林NEP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在干季时,降雨对海南岛低海拔森林NEP有显著的负向贡献,贡献度为−53%(P<0.05);在湿季时,温度对海南岛低海拔森林NEP有显著的正向贡献,贡献度为90%(P<0.05)。
建设策略
关于我国国家公园适宜面积的探讨
刘志伟, 胡锐, 吕雪蕾, 罗伟雄
2022, 13(2): 177-18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09
摘要:
为了科学划定国家公园适宜面积,为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笔者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国家公园面积概况及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情况,并基于国土面积、社会经济、生态系统3方面,建议我国国家公园适宜面积的确认指标应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3方面来综合考量;针对不同国家公园,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既能保护好生态系统完整性,又能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公园适宜面积。
国家公园建设的社区参与现状
李惠梅, 王诗涵, 李荣杰, 任明迅
2022, 13(2): 185-19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10
摘要:
社区参与是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途。为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社区参与行为现状,给青海省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为对象,以社区牧户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认知及参与意愿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的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1)受环保宣传和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牧户的生态保护意识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并重以体现国家公园完整性保护;2)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牧户的参与行为不完全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更多的是受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归属感和地方依恋感所致,也体现出社区参与利他性和互助性的特点;3)牧户的社区参与行为与保护意愿并不相匹配,折射出社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不协调;4)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度不高,多为象征性参与或假性参与。应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构建政府、市场与全社会的多元化参与路径,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机理
周寅, 孙映雪, 张海霞
2022, 13(2): 195-202.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2.02.011
摘要: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桥梁,梳理国家公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实证,根据对居民和游客的调查数据分析,探讨国家公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公园能够从提供“生态物质基础”、促进“生态精神富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构建“生态社会关系”4个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含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发展环境、文化自信、生态自信、精神享受、生态责任、生态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