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3卷 第2期
2012, 3(2): 96-9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9
摘要:
2012, 3(2): 99-10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8
摘要:
通过马氏珠母贝与羊栖菜的混养实验,测定了贝释放的氮磷含量及羊栖菜对贝释放氮磷的吸收量,比较了实验组(有贝)、模拟组(无贝)与对照组之间羊栖菜的生长差异,并进一步阐述了羊栖菜对马氏珠母贝代谢产物的吸收速率与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中,马氏珠母贝释放的氮以及羊栖菜吸收的氮均以NH+4-N为主;对4种代谢产物NH+4-N,NO-3-N,NO-2-N,PO43+-P,马氏珠母贝的释放比例为27:21:1:18,而羊栖菜的吸收比例为17:12:1:2.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模拟组相比,藻对氮磷的...
通过马氏珠母贝与羊栖菜的混养实验,测定了贝释放的氮磷含量及羊栖菜对贝释放氮磷的吸收量,比较了实验组(有贝)、模拟组(无贝)与对照组之间羊栖菜的生长差异,并进一步阐述了羊栖菜对马氏珠母贝代谢产物的吸收速率与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中,马氏珠母贝释放的氮以及羊栖菜吸收的氮均以NH+4-N为主;对4种代谢产物NH+4-N,NO-3-N,NO-2-N,PO43+-P,马氏珠母贝的释放比例为27:21:1:18,而羊栖菜的吸收比例为17:12:1:2.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模拟组相比,藻对氮磷的...
2012, 3(2): 104-108.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9
摘要: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épède)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环境因子条件下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24~30℃,最适温度为26~28℃;受精卵孵化适宜盐度为25~45,最适盐度为25~30;受精卵孵化适宜pH值为6.0~8.5,最适pH值为7.0~8.5。由仔鱼不投饵系数可知,豹纹鳃棘鲈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生存的温度为20~2...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épède)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环境因子条件下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24~30℃,最适温度为26~28℃;受精卵孵化适宜盐度为25~45,最适盐度为25~30;受精卵孵化适宜pH值为6.0~8.5,最适pH值为7.0~8.5。由仔鱼不投饵系数可知,豹纹鳃棘鲈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生存的温度为20~2...
2012, 3(2): 109-11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3
摘要:
以"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电子克隆和分子克隆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到莽草酸激酶基因,命名为VvSK。VvSK的cDNA编码区全长906bp,编码30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3.2×103,等电点为8.6,VvSK的DNA全长4309bp,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VvSK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中同类酶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最高达64.5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VvSK与毛果杨SK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实时定量PCR分...
以"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电子克隆和分子克隆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到莽草酸激酶基因,命名为VvSK。VvSK的cDNA编码区全长906bp,编码30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3.2×103,等电点为8.6,VvSK的DNA全长4309bp,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VvSK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中同类酶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最高达64.5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VvSK与毛果杨SK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实时定量PCR分...
2012, 3(2): 116-12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1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AtNUDT2上游非编码区,并将其与pBAR-GUS3相连,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NUDT2P-GUS,采用以农杆菌GV3101介导的渗透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除草剂筛选获得了一批抗性纯合子转基因植株。然后对转基因植株(2周幼苗)进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对3.5~4周的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病原菌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已获得AtNUDT2启动子,且该启动子为组成型表达启动子;病原菌Pst.DC3000及Pst....
根据已发表的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AtNUDT2上游非编码区,并将其与pBAR-GUS3相连,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NUDT2P-GUS,采用以农杆菌GV3101介导的渗透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除草剂筛选获得了一批抗性纯合子转基因植株。然后对转基因植株(2周幼苗)进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对3.5~4周的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病原菌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已获得AtNUDT2启动子,且该启动子为组成型表达启动子;病原菌Pst.DC3000及Pst....
2012, 3(2): 121-12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2
摘要:
AtGRP7基因是拟南芥的一个从动振荡器基因,目前其生理功能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研究与AtGRP7基因的互作蛋白,笔者利用PCR技术从携带AtGRP7基因序列的质粒中扩增该基因的编码序列,然后将目标序列插入pGBKT7载体的NcoⅠ和PstⅠ2个酶切位点之间,构成酵母双杂体系的诱饵载体。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载体目标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是正确的。之后,将该载体转入感受态酵母Y2HGold菌株中,并检测其表达物对报告基因的激活情况。AtGRP7酵母转化菌在SD/-Trp平板上长势良好;在SD/-T...
AtGRP7基因是拟南芥的一个从动振荡器基因,目前其生理功能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研究与AtGRP7基因的互作蛋白,笔者利用PCR技术从携带AtGRP7基因序列的质粒中扩增该基因的编码序列,然后将目标序列插入pGBKT7载体的NcoⅠ和PstⅠ2个酶切位点之间,构成酵母双杂体系的诱饵载体。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载体目标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是正确的。之后,将该载体转入感受态酵母Y2HGold菌株中,并检测其表达物对报告基因的激活情况。AtGRP7酵母转化菌在SD/-Trp平板上长势良好;在SD/-T...
2012, 3(2): 126-129,13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4
摘要: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的缺失或突变能影响病毒对植物的侵染,并介导植物对病毒产生抗性。已有研究证明,番木瓜环班病毒的VPg能与番木瓜eIF4E(Cp-eIF4E)互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分析,确定了6个突变位点,采用套叠PCR方法Cp-eIF4E基因进行点突变,然后,将它们分别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两套表达载体上,为后续互作实验和抗病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的缺失或突变能影响病毒对植物的侵染,并介导植物对病毒产生抗性。已有研究证明,番木瓜环班病毒的VPg能与番木瓜eIF4E(Cp-eIF4E)互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分析,确定了6个突变位点,采用套叠PCR方法Cp-eIF4E基因进行点突变,然后,将它们分别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两套表达载体上,为后续互作实验和抗病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2012, 3(2): 130-13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6
摘要:
利用MTT法检测番木瓜种子中的异硫氰酸苄酯(BITC)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等6种常见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番木瓜种子提取物中BITC的浓度达到5μmol.L-1(相当于0.745mg.L-1)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大肠癌HCT-8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人肝癌细胞HepG2最敏感,cBITC=2.5μmol.L-1时抑制率可达87%,在cBITC=10μmol.L-1和5.0...
利用MTT法检测番木瓜种子中的异硫氰酸苄酯(BITC)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等6种常见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番木瓜种子提取物中BITC的浓度达到5μmol.L-1(相当于0.745mg.L-1)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大肠癌HCT-8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人肝癌细胞HepG2最敏感,cBITC=2.5μmol.L-1时抑制率可达87%,在cBITC=10μmol.L-1和5.0...
2012, 3(2): 135-137.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2
摘要:
采用改良苯酚品红压片法,对华南124多倍体木薯品种的嫩叶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比较了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3种温度3种时间的预处理效果、不同的解离方法以及取样部位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于上午9:00~10:00摘取1.5~2cm长的嫩叶,用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于4℃下预处理4h,再置于1mol.L-1盐酸溶液中,于25℃下解离1h,挑取嫩叶中部叶肉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然后进行压片观察,能获得分散良好、清晰的染色体图像。
采用改良苯酚品红压片法,对华南124多倍体木薯品种的嫩叶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比较了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3种温度3种时间的预处理效果、不同的解离方法以及取样部位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于上午9:00~10:00摘取1.5~2cm长的嫩叶,用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于4℃下预处理4h,再置于1mol.L-1盐酸溶液中,于25℃下解离1h,挑取嫩叶中部叶肉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然后进行压片观察,能获得分散良好、清晰的染色体图像。
2012, 3(2): 138-14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0
摘要:
为了解fgb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fgb2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同时还对其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fgb2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466bp和1452bp,基因同源性为96.33%;其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299个和316个;从fgb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来看,2个生理小种...
为了解fgb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fgb2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同时还对其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fgb2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466bp和1452bp,基因同源性为96.33%;其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299个和316个;从fgb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来看,2个生理小种...
2012, 3(2): 142-14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5
摘要:
对木霉H6进行抗药性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在香蕉体内定殖情况及其对香蕉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H6可在香蕉苗的根、球茎、假茎、叶中传导并稳定定殖;体内定殖了木霉H6的香蕉苗的生长明显优于未定殖的香蕉苗,说明木霉H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促进了香蕉苗的生长。
对木霉H6进行抗药性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在香蕉体内定殖情况及其对香蕉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H6可在香蕉苗的根、球茎、假茎、叶中传导并稳定定殖;体内定殖了木霉H6的香蕉苗的生长明显优于未定殖的香蕉苗,说明木霉H6在香蕉体内的定殖促进了香蕉苗的生长。
2012, 3(2): 147-154.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1
摘要:
HarpinXoo和HarpinXm分别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棉花角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malvacearum,Xcm),都具有Harpin的特性。笔者将HarpinXoo和HarpinXm蛋白制成纳米粒剂型进行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蛋白与其蛋白纳米粒都能在烟草叶片上激发过敏性反应和氧爆发现象,对烟草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尤其HarpinXm蛋白纳米粒能更好地激发烟草产生氧爆...
HarpinXoo和HarpinXm分别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棉花角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malvacearum,Xcm),都具有Harpin的特性。笔者将HarpinXoo和HarpinXm蛋白制成纳米粒剂型进行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蛋白与其蛋白纳米粒都能在烟草叶片上激发过敏性反应和氧爆发现象,对烟草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尤其HarpinXm蛋白纳米粒能更好地激发烟草产生氧爆...
2012, 3(2): 155-161.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6
摘要: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聚乙烯薄膜和无包装等处理,对"海顿1号"芒果进行采后常温(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5℃)贮藏保鲜,并对货架期间芒果的硬度、病害、烂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SOD,PPO,PO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处理的芒果在第12天达到呼吸高峰,呼吸高峰与CK相比推迟了6d,且第9天时,SOD含量为CK的1.75倍。同时,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还能减少芒果病害、腐烂率与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聚乙烯薄膜和无包装等处理,对"海顿1号"芒果进行采后常温(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5℃)贮藏保鲜,并对货架期间芒果的硬度、病害、烂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SOD,PPO,PO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处理的芒果在第12天达到呼吸高峰,呼吸高峰与CK相比推迟了6d,且第9天时,SOD含量为CK的1.75倍。同时,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还能减少芒果病害、腐烂率与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
2012, 3(2): 162-165,17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8
摘要:
分别采用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液、羧甲基壳聚糖膜液及可溶性淀粉膜液对琯溪蜜柚进行涂膜保鲜,并研究了常温贮藏期间柚子有机酸、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失重率、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涂膜保鲜的有机酸、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失重率、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的值均低于对照组,涂膜保鲜能有效延长柚子的保鲜期,其中,可溶性淀粉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80d,羧甲基壳聚糖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90d,魔芋葡甘聚糖薄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120d。
分别采用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液、羧甲基壳聚糖膜液及可溶性淀粉膜液对琯溪蜜柚进行涂膜保鲜,并研究了常温贮藏期间柚子有机酸、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失重率、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涂膜保鲜的有机酸、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失重率、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的值均低于对照组,涂膜保鲜能有效延长柚子的保鲜期,其中,可溶性淀粉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80d,羧甲基壳聚糖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90d,魔芋葡甘聚糖薄膜对蜜柚的保鲜期能达到120d。
2012, 3(2): 166-173.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3
摘要:
为了解Na+在植物盐境生长时发挥的作用,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0,300,600,900mmol.L-1)处理,研究盐生草本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叶片中Na+和K+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mmol.L-1的NaCl处理条件下海马齿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原子吸收光谱与X-Ray-能谱-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海马齿的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Na+,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Na+含量呈显著增加而K+含量降低。这表明Na+作为海马齿的营养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
为了解Na+在植物盐境生长时发挥的作用,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0,300,600,900mmol.L-1)处理,研究盐生草本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叶片中Na+和K+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mmol.L-1的NaCl处理条件下海马齿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原子吸收光谱与X-Ray-能谱-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海马齿的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Na+,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Na+含量呈显著增加而K+含量降低。这表明Na+作为海马齿的营养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
2012, 3(2): 174-17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7
摘要:
对福建主要的栽培类型及其0,4月龄的金线莲进行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含量随着金线莲的栽培月龄的增加而降低,总黄酮含量则随着金线莲的栽培月龄的增加而上升。
对福建主要的栽培类型及其0,4月龄的金线莲进行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含量随着金线莲的栽培月龄的增加而降低,总黄酮含量则随着金线莲的栽培月龄的增加而上升。
2012, 3(2): 177-179,19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20
摘要:
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孵化率、畸形率和发育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盐度为28的条件下,古蚶从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的时间约为22h45min;古蚶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9℃,在此温度范围内,古蚶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古蚶幼虫发育最适盐度为22~30,在此盐度范围内,古蚶孵化率高,发育速度较快,且孵化出幼虫的活力良好。
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孵化率、畸形率和发育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盐度为28的条件下,古蚶从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的时间约为22h45min;古蚶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9℃,在此温度范围内,古蚶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古蚶幼虫发育最适盐度为22~30,在此盐度范围内,古蚶孵化率高,发育速度较快,且孵化出幼虫的活力良好。
2012, 3(2): 180-185.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4
摘要:
对海南陵水新村港赤潮监控区6个常规监测站点进行了14个航次的调查,并就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栖息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群落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106种,种类组成以硅藻占优势,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演替,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的平面分布差异显著,港湾内明显高于口门附近,个体数量受温度影响显著。
对海南陵水新村港赤潮监控区6个常规监测站点进行了14个航次的调查,并就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栖息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群落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106种,种类组成以硅藻占优势,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演替,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的平面分布差异显著,港湾内明显高于口门附近,个体数量受温度影响显著。
2012, 3(2): 186-19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17
摘要:
对海口市居住区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生植物29种,隶属18科26属。调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居住区水景中尚存在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低、植物选择及配置不合理、缺乏科学管理、景观生态效果差等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对海口市居住区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生植物29种,隶属18科26属。调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居住区水景中尚存在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低、植物选择及配置不合理、缺乏科学管理、景观生态效果差等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12, 3(2): 191-196.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12.02.005
摘要: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它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结合金属离子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笔者对植物LE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以及LEA蛋白响应干旱、低温及其他胁迫响应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它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结合金属离子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笔者对植物LE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以及LEA蛋白响应干旱、低温及其他胁迫响应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