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娟, 蒋晓云, 杨志彪, 等. 景洪市珠芽魔芋种植现状及建议[J]. 中国热带农业., 2019(4): 22 − 25.
[2] 李娟, 杨明文, 彭桂清, 等. 临沧市珠芽黄魔芋种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 中国热带农业., 2019(6): 38 − 41.
[3] 李娟, 蒋晓云, 潘剑, 等. 园林下间作珠芽魔芋的叶面球茎、地下球茎产量比较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 2020(5): 66 − 69.
[4] 李晓旭. 珠芽魔芋在四川不同地区的栽培适应性试验[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5] 李南林. 光照对魔芋生长的影响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5.
[6] 周兴炳. 不同种植模式对佛坪县魔芋产量、品质及其综合效益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7] 段龙飞, 郭邦利, 陈国爱,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花魔芋光合色素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484 − 487. doi:  10.7668/hbnxb.2015.S1.087
[8] 张宇新, 王鹏程, 张春雨, 等. 滴灌田‘大西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影响[J]. 中国马铃薯, 2021, 35(1): 24 − 29.
[9] 周立军, 潘剑, 黄坚雄, 等. 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40(11): 1 − 6.
[10] 高俊凤. 植物生理实验技术[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101 − 148.
[11] 李浪, 李茂纤, 叶坪, 等. 魔芋精粉中葡甘聚糖含量的测定[J]. 山东化工, 2019, 48(20): 95 − 97. doi:  10.3969/j.issn.1008-021X.2019.20.038
[12]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308.
[13] 李娟, 蒋晓云, 潘剑, 等. 不同生境下珠芽魔芋叶形态指标、单株产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 2021(1): 86 − 89+9.
[14] 李娟, 周立军. 不同播期及种芋大小对成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出苗及叶片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热带农业, 2020(1): 60 − 63. doi:  10.3969/j.issn.1673-0658.2020.01.014
[15] 胡振阳, 程宏, 卢臣, 等. 施氮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稻抗倒能力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6): 52 − 60.
[16] 段龙飞, 郭邦利, 蔡阳光, 等. 玉米套种遮阴密度对花魔芋产量及病害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8(12): 22 − 25.
[17] 李娟, 林位夫, 周立军. 不同光照度生境对海芋块茎形态、淀粉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7(3): 62 − 6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6.03.009
[18] 刘希伟. 小麦光合特性、籽粒淀粉组分及品质对光照的响应[D]. 秦皇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