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粟丽, 黄梓荣, 陈作志. 广东沿岸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 36(1): 61 − 65.
[2] 富砚昭, 韩成伟, 许士国. 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机制及其控制途径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9, 38(1): 146 − 152. doi:  10.12111/j.mes20190122
[3] 栾青杉, 康元德, 王俊.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长期变化[J]. 渔业科学进展, 2018, 39(4): 9 − 18.
[4] 王瑜, 刘录三, 朱延忠, 等.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 35(4): 564 − 570.
[5] 于湖洋, 崔磊, 潘霖, 等. 秦皇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J]. 海洋科学, 2016, 40(5): 66 − 75. doi:  10.11759/hykx20151203002
[6] 孙慧慧, 刘西汉, 孙西艳, 等. 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 36(5): 662 − 669.
[7] 张彭如雁, 李德亮, 戴媛媛, 等. 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海洋湖沼通报, 2016, 6: 53 − 59.
[8] 梁淼, 孙丽艳, 姜倩, 等. 曹妃甸近岸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 38(2): 252 − 265. doi:  10.3969/J.ISSN.2095-4972.2019.02.013
[9] 黄备, 魏娜, 唐静亮, 等. 南黄海2007—2017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J]. 中国环境监测, 2018, 34(6): 137 − 148.
[10] 高月鑫, 江志兵, 曾江宁, 等. 春季长江口北支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影响因子[J]. 海洋通报, 2018, 37(4): 430 − 439. doi:  10.11840/j.issn.1001-6392.2018.04.009
[11] 汤易上, 刘强, 程传东, 等. 舟山东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12): 2715 − 2722.
[12] 陈丹琴, 叶然, 魏永杰, 等. 三门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 36(1): 70 − 75.
[13] 唐娅菲, 王金辉, 程宏, 等. 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 27(4): 522 − 530. doi:  10.12024/jsou.20170802123
[14] 粟丽, 黄梓荣, 罗艳. 大亚湾夏、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J]. 海洋科学进展, 2019, 37(2): 284 − 293. doi:  10.3969/j.issn.1671-6647.2019.02.012
[15] 刘陈, 魏南, 王庆, 等. 广东汕头南澳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25(5): 1091 − 1098.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18.12053
[16] 徐姗楠, 杨玉滔, 粟丽, 等. 珠江口南沙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 13(4): 26 − 33. doi:  10.3969/j.issn.2095-0780.2017.04.004
[17] 李冬融, 戴鑫烽, 陆斗定, 等. 2012年夏季南海西北部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 海洋学研究, 2014, 32(3): 87 − 96. doi:  10.3969/j.issn.1001-909X.2014.03.012
[18] 薛冰, 孙军, 李婷婷. 2014年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 海洋学报, 2016, 38(4): 54 − 65.
[19] 戴明, 刘华雪, 廖秀丽, 等. 初秋南沙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2): 3553 − 3560.
[20] 殷安齐, 王兴华. 海南岛铺前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25(2/3): 103 − 112.
[21] 王超超, 陈新, 班贵媛, 等. 海南黎安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热带生物学报, 2016, 7(2): 177 − 184.
[22] 于一雷, 郭菊兰, 武高洁, 等. 清澜港红树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对应分析[J]. 水资源保护, 2018, 34(2): 102 − 110.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18.02.16
[23] 丁昌玲, 孙军, 薛冰. 冬夏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J]. 海洋学报, 2016, 38(4): 84 − 94.
[24] 丁昌玲. 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蓝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5] 黄海燕, 杨翼, 杨璐, 等. 2004—2015年夏季渤海湾生态监控区网采浮游植物变化研究[J]. 海洋学报, 2018, 40(1): 115 − 128.
[26] 李红飞, 林森杰. 南海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8(1): 1 − 10.
[27] 戴红, 邱茂福, 杨毕铖, 等. 闽江口以南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渔业研究, 2016, 38(1): 56 − 66.
[28] 陈宝红. 基于水采样品的厦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对营养盐长期变化的响应研究[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2.
[29] 马建新, 郑振虎, 李云平, 等. 莱州湾浮游植物分布特征[J]. 海洋湖沼通报, 2002(4): 63 − 67. doi:  10.3969/j.issn.1003-6482.2002.04.011
[30] 杨波. 深圳西部沿岸排海污水营养盐的转化及其对海水浮游植物的影响[D]. 湛江: 广东海洋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