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LSON E O. The diversity of life [J].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1993, 19(1): 183.
[2] 安树青, 王峥峰, 曾繁敬, 等. 海南吊罗山山地雨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8(6): 79 − 84.
[3] 李意德. 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J].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4): 455 − 461. doi:  10.3321/j.issn:1001-1498.1995.04.003
[4] 陈伟, 杨小波, 李时兴, 等. 海南中部山区植被演变阶段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规律[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4): 784 − 790.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04.028
[5] 王帅, 李佳灵, 王旭, 等. 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5): 998 − 1005.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5.029
[6] 吕晓波, 杨立荣, 杨小波, 等. 海南霸王岭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特征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9): 14300 − 143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29.056
[7] BALVANERA P, PFISTERER A B, BUCHMANN N, et al. Quantifying the evidence for biodiversity effect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services [J]. Ecology Letters, 2006, 9(10): 1146 − 1156. doi:  10.1111/j.1461-0248.2006.00963.x
[8] 游诗雪, 张超, 库伟鹏, 等. 1996—201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群落动态[J]. 林业科学, 2016, 52(10): 1 − 9. doi:  10.11707/j.1001-7488.20161001
[9] 汪殷华, 米湘成, 陈声文, 等.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2002-2007年间更新动态[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2): 178 − 189.
[10] 吴洋洋, 郭纯子, 倪健.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过去30年的动态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547 − 1554.
[11] 邹顺, 周国逸, 张倩媚, 等. 1992—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关联动态[J]. 生态学报, 2019, 39(17): 6362 − 6371.
[12] 杨小波, 吴庆书. 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4): 477 − 482. doi:  10.3321/j.issn:1005-264X.2000.04.016
[13] 方精云, 李意德, 朱彪, 等. 海南岛尖峰岭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J]. 生物多样性, 2004, 12(1): 29 − 43. doi:  10.3321/j.issn:1005-0094.2004.01.005
[14] 龙文兴, 丁易, 臧润国, 等. 海南岛霸王岭云雾林雨季的环境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2): 137 − 146.
[15] 许涵, 李意德, 林明献, 等.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ha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结构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2): 192 − 201. doi:  10.17520/biods.2014157
[16] 杨小波. 海南植物图志(1~14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17] 周铁烽. 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8] 龙文兴. 植物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19] 吴征镒, 周浙昆, 孙航, 等.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6.
[20] 王伯荪. 植物群落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21] 班勇, 徐化成, 李湛东. 兴安落叶松老龄林落叶松林木死亡格局以及倒木对更新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8(5): 449 − 454. doi:  10.3321/j.issn:1001-9332.1997.05.001
[22] 赵丽娟. 中亚热带石栎-青冈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23] 黄瑾, 杨小波, 龙文兴, 等. 海南单优龙脑香科植物群落特征[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34(3): 578 − 583.
[24] 李宗善, 唐建维, 郑征, 等.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7): 1183 − 1188. doi:  10.3321/j.issn:1001-9332.2005.07.001
[25] 韩天宇, 沈燕, 王旭, 等. 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分析[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 35(3): 43 − 49. doi:  10.3969/j.issn.1006-4427.2019.03.007
[26] 王泽英.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恢复与种群更新动态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7] 张芳, 杜虎, 曾馥平, 等. 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群落更新动态[J]. 生态学报, 2019, 39(22): 8516 − 8525.
[28] 丁圣彦, 宋永昌.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马尾松消退的原因[J]. 植物学报, 1998(8): 76 − 81.
[29] 汪殷华.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动态和主要种群更新特征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30] 胡玉佳, 李玉杏. 海南岛热带雨林[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31] 苏文苹. 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学比较研究[D]. 昆明: 西南林学院, 2007.
[32] 朱华. 云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8(8): 830 − 839.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8.08.006
[33] 程占红, 牛莉芹, 胡亚晴. 五台山风景区人为干扰下湿地植物物种的生态变化[J]. 湿地科学, 2014, 12(1): 89 − 96.
[34] 巫翠华, 张利利, 乔卫国, 等.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0(5): 630 − 635.
[35] 孔祥海, 黄素华, 陈小红, 等. 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 29(4): 351 − 356. doi:  10.3969/j.issn.1001-389X.2009.04.014
[36] 赖江山, 张谧, 谢宗强. 三峡库区世坪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35 − 443. doi:  10.3321/j.issn:1005-0094.2006.05.008
[37] 张坚强, 张琳婷, 赵东铭, 等. 珠海淇澳岛次生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J].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39(1): 173 − 184.
[38] GIVNISH T J. Ecological aspects of plant morphology: Leaf form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 [J]. Acta Biotheoretica, 1978, 27: 83 − 142.
[39] 王希华, 闫恩荣, 严晓, 等.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分析及恢复重建研究的一些问题[J]. 生态学报, 2005(7): 1796 − 1803.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07.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