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靳晓翠, 范义荣. 紫薇种质资源概况及应用现状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1): 16 − 17. doi: 10.3969/j.issn.1088-1631.2009.01.007 |
| [2] | 王业社, 侯伯鑫, 杨强发, 等. 湖南省紫薇种质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J]. 草业学报, 2014, 23(5): 77 − 91. doi: 10.11686/cyxb20140509 |
| [3] | 范辉华, 李乾振, 汤行昊, 等. 福建省紫薇种质资源调查与优良单株选择[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5: 162 − 165. |
| [4] | 蔡明, 王晓玉, 张启翔, 等. 紫薇品种与尾叶紫薇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30(4): 697 − 701. |
| [5] | 张军围. 紫薇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性状变异性初步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 [6] | 聂硕, 张林, 王峰, 等. 紫薇杂种F1代的性状表现与倍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49(1): 17 − 22. |
| [7] | 王滑, 陈放, 段丽君, 等. 紫薇异倍体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子代倍性鉴定[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2(3): 291 − 295. |
| [8] | 宋新红, 丰震, 谷衍川, 等. 紫薇多倍体的诱导、鉴定及内多倍性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2(2): 1 − 7. doi: 10.3969/j.issn.1002-2724.2012.02.002 |
| [9] | 黄瑞芳, 施士争, 王红玲, 等. 9个紫薇品种在沭阳的引种栽培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 2017, 44(6): 23 − 26. doi: 10.3969/j.issn.1001-7380.2017.06.007 |
| [10] | 王昊, 蔡卫佳, 阮倩倩, 等. 紫薇内轮花药繁殖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4): 115 − 116. |
| [11] | 宋倩, 黎榕, 林盛文, 等. 美国紫薇扦插繁殖试验[J]. 南方林业科学, 2016, 44(5): 32 − 34. |
| [12] | 林兵, 钟淮钦, 黄敏玲, 等. 60Co-γ射线辐射对荷兰鸢尾花色诱变效应的研究[J]. 核农学报, 2019, 33(4): 0633 − 0639. |
| [13] | 赵艺璇, 孙桂芳, 杨建伟, 等. 60Co-γ射线对2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19, 48(1): 119 − 124. |
| [14] | 赵艺璇, 孙桂芳, 刘秋萍, 等. 60Co-γ辐射对红秋葵和黄秋葵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52(5): 710 − 715. |
| [15] | 龚束芳, 刘恩慧, 姜童童, 等. 尖叶石竹种子的EMS和60Co-γ诱变[J]. 草业科学, 2017, 34(11): 2226 − 2234.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7-0053 |
| [16] | 靳芳, 李云爽, 杨喜霞, 等. 电子束辐射对玉米及陆地棉花粉萌发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4): 164 − 168. |
| [17] | 黄强, 苏鹏, 吴茂力, 等. 电子束辐照玉米自交系M3的变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0): 12 − 16. |
| [18] | 王阳, 李邱华, 李松林, 等. 电子束辐照百合鳞茎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RAPD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3): 140 − 147. doi: 10.7606/j.issn.1004-1389.2013.03.027 |
| [19] | 黎熠睿, 王丹, 湛晓蝶, 等. 唐菖蒲响应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敏感性评价[J]. 核农学报, 2019, 33(6): 1049 − 1058.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9.06.1049 |
| [20] | 刘玲, 王丹, 闵可怜, 等. 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诱变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3): 620 − 626. |
| [21] | 张志伟, 王丹. 电子束处理对唐菖蒲M1代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1): 26 − 27.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8.01.011 |
| [22] | 张志伟, 王丹, 张冬雪. 电子束辐射唐菖蒲球茎对M1叶片的影响初探[J]. 植物研究, 2008, 28(1): 54 − 5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2 |
| [23] | 王路. 花卉辐射育种浅谈[J]. 中国花卉盆景, 1997(1): 16 − 18. |
| [24] | 刘艳芝, 徐祥文, 王淑霞. 60Co-γ射线对山药零余子的辐射效应[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4): 54 − 56, 60. |
| [25] | 岳华峰, 唐丽丹, 马顺兴, 等. 培养时间、蔗糖质量浓度及60Co-γ射线对木瓜花粉萌发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7(5): 538 − 542. doi: 10.3969/j.issn.1000-2340.2013.05.006 |
| [26] | MAHERCHANDANI N. Effects of gamma radiation on the dormant seeds of Avena fatua L [J]. Radiation Botany, 1975, 25(4): 439 − 443. |
| [27] | 朱宗文, 查丁石, 朱为民, 等.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 2010, 29(8): 15 − 18. doi: 10.3969/j.issn.1001-4705.2010.08.004 |
| [28] | 李风童, 包建忠, 孙叶, 等. 60Co-γ 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生物效应[J]. 核农学报, 2017, 31(8): 1469 − 1474.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7.08.1469 |
| [29] | 王慧娟, 孟月娥, 赵秀山, 等. 60Co-γ射线辐射万寿菊对发芽率及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9): 161 − 163. |
| [30] | 王月华, 韩烈保, 尹淑霞, 等. γ 射线辐射对高羊茅种子发芽及酶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06, 20(3): 199 − 201. doi: 10.3969/j.issn.1000-8551.2006.03.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