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维官, 周维海, 关建聪, 等.菲牛蛭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 26 (1):74-77. |
[2] |
潘雪, 严亚萍, 林亚明.菲牛蛭近20年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 7 (4):216-218. |
[3] |
STEINER V, KNECHT R, BOERNSEN K O, et al.Prima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ovel O-glycosylated hirudins from the leech Hirudinaria manillensis[J].Biochemistry, 1992, 31 (8):2294-2298. |
[4] |
方富永, 苗艳丽, 刘惠钦, 等.以D2EHPA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萃取菲牛蛭中的水蛭素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 (20):3056-3061. |
[5] |
方富永, 苗艳丽, 苏舒华, 等.双水相萃取-凝胶色谱联用法提取菲牛蛭中的水蛭素[J].中国药学杂志, 2012, 47 (7):489-494. |
[6] |
黄爱民, 黎肇炎, 廖共山, 等.菲牛蛭素体内外抗凝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1):30-32. |
[7] |
冯旭, 孔维军, 杨美华, 等.菲牛蛭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 2013, 11 (10):750-753. |
[8] |
卢舒凡, 李庆国, 许淑芹.广东菲牛蛭中有效抗凝物质的分离纯化[J].医学研究杂志, 2014, 43 (5):104-107. |
[9] |
杨谋, 张选杰, 张娇, 等.水蛭的药用价值和养殖现状[J].当代畜牧, 2018 (18):58-60. |
[10]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83-84. |
[11] |
欧兴长, 张秋海, 丁家欣, 等.四种水蛭抗凝血酶作用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6, 8 (2):54-56. |
[12] |
陈志伟.超滤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 2017 (24):106,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