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小波.海南植物图志(1-1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016. |
[2] |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等.海南岛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J].生物多样性,2016,24(8):948-956. |
[3] |
陈国德,杜尚嘉,徐晓鸥,等.海南特有野生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定量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34(3):103-107. |
[4] |
张彩凤,吴庆书,杨小波,等.铜鼓岭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167-173
+230. |
[5] |
孙君梅,宫春亭,许天委,等.海南鹦哥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J].热带林业,2017,45(4):43-46. |
[6] |
|
[7] |
魏甫.海南白石岭生态修复示范区规划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7,36(2):63-68. |
[8] |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9] |
庄雪影.园林树木学[M].3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2-14. |
[10] |
彭媛.野生园林植物筛选技术方法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22):223. |
[11] |
周刚.野生园林植物筛选方法及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2015(9):39-30. |
[12] |
|
[13] |
陈植.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
[14] |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
[15] |
黄斌,刘兴剑,孙起梦.常绿观赏树种石斑木的引种栽培[J].北方园艺,2011(19):83-84. |
[16] |
周纪刚,徐平,舒夏竺,等.阴香高效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4(4):58-59. |
[17] |
段锦兰,付宝春,康红梅,等.射干的栽培技术与园林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6):562-563. |
[18] |
陈杰,韩维栋,莫定鸣,等.野生土坛树资源的利用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6):77-80. |
[19] |
陈易依,姜卫兵,魏家星.荔枝的特征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134-137. |
[20] |
刘清.明孝陵景区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
[21] |
张育恺.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
[22] |
赵艳格.浅谈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J].园艺与种苗,2012(3):19-20. |
[23]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2-80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004. |
[24] |
杨小波,吴庆书,李跃烈,等.海南北部地区热带雨林的组成特征[J].林业科学,2005(3):19-24. |
[25] |
徐志豪,王彭伟,夏宜平.宁波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指标评价[J].中国园林,2008(6):73-78. |
[26] |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珠,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 257. |
[27] |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