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太武. 海洋生物学[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3.
[2] 李荣冠. 中国海陆架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3.
[3] 李新正. 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展望: 以黄海为例[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76 − 684.
[4] 沈国英. 海洋生态学. [M]. 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5] 田胜艳, 于子山, 刘晓收.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监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研究[J]. 海洋通报, 2006, 25(1): 92 − 96. doi:  10.3969/j.issn.1001-6392.2006.01.013
[6] 夏江宝, 李传荣, 许景伟, 等. 黄河三角洲滩涂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数量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 1368 − 1373.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9.04.029
[7] 张 萍, 缴建华, 孙万胜, 等. 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 31(3): 324 − 330. doi:  10.16535/j.cnki.dlhyxb.2016.03.017
[8] 袁涛萍, 李恒翔, 李 路. 夏季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36(1): 41 − 47.
[9] 朱四喜, 郭宝英, 杨红丽, 等.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0, 3(6): 19 − 22. doi:  10.15928/j.1674-3075.2010.06.004
[10] 周时强, 郭 丰, 吴荔生, 等. 福建海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的研究[J]. 海洋学报, 2001, 23(5): 104 − 109.
[11] 齐钟彦. 西沙群岛的海洋生物考察[J]. 海洋科学, 1979(S1): 62 − 65.
[12] 夏邦美, 王广策, 王永强. 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调查及其与其它相关区系的比较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3, 44(6): 1681 − 1704. doi:  10.11693/hyhz20131000145
[13] 吴宝铃, 孙瑞平, 陈 木.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的研究[J]. 海洋学报, 1980(1): 111 − 130.
[14] 李新正, 王永强. 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海洋底栖生物种类对比[J]. 海洋科学集刊, 2002(1): 20 − 21.
[15] 李新正, 李宝泉, 王洪法, 等. 南沙群岛渚碧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动物学报, 2007, 53(1): 83 − 94. doi:  10.3969/j.issn.1674-5507.2007.01.010
[16] 许 红, 史国宁, 廖宝林, 等. 中国海洋的珊瑚-珊瑚礁: 南海中央区珊瑚-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21, 23(4): 771 − 788. doi:  10.7605/gdlxb.2021.04.043
[17] 吴钟解, 唐 佳, 蔡文启, 等. 海南岛东海岸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J]. 热带生物学报, 2022, 13(5): 464 − 471. doi:  10.3969/j.issn.1674-7054.2022.5.hnrdnydxxb202205007
[18] 刘晓红. 浅谈西沙群岛海域生态环境现状[J]. 化工管理, 2020(20): 54 − 55. doi:  10.3969/j.issn.1008-4800.2020.20.027
[19] WARWICK R M, PEARSON T H, ROSWAHYUMI. Detection of pollution effects on marine macrobenthos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species abundance biomass method [J]. Marine Biology, 1987, 95: 193 − 200. doi:  10.1007/BF00409005
[20] WARWICK R M, CLARKEK R. Relearning the ABC: taxonomic changes and abundance biomass relationship in disturbed benthic communities [J]. Marine Biology, 1994, 118: 737 − 744.
[21] 周细平, 徐帅良, 吴培芳, 等. 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 38(1): 24 − 32. doi:  10.3969/J.ISSN.2095-4972.2019.01.003
[22] 胡桂坤, 秦璐璐, 李郁郁, 等. 基于ABC曲线的天津潮间带生物群落受扰动的分析[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9, 34(5): 57 − 62.
[23] 唐以杰, 余世孝, 柯芝军, 等. 用ABC曲线法评价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6(3): 70 − 74.
[24] 韩庆喜, 袁泽轶, 李宝泉, 等. 山东荣成临洛北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 2012, 36(9): 17 − 23.
[25] HAMMER ø, HARPER D A T, RYAN P D. PAST: Paleontological Statistics Software Package for Education and Data Analysis [J].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01, 4(1): 1 − 9.
[26] 朱文涛, 秦传新, 段丁毓, 等. 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J]. 海洋渔业, 2020, 42(2): 170 − 182. doi:  10.3969/j.issn.1004-2490.2020.02.005
[27] 王丽荣, 陈锐球, 赵焕庭.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礁栖生物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 2008, 32(2): 56 − 62.
[28] 马文刚, 夏景全, 魏一凡, 等.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区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评价[J].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41(3): 135 − 146. doi:  10.11978/2021125
[29] 董 栋, 李新正, 王洪法, 等. 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海洋科学, 2015, 39(3): 83 − 91.
[30] 杨 东, 周政权, 张建设, 等. 烟台牟平海洋牧场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海洋科学, 2017, 41(5): 134 − 143.
[31] 黄丁勇, 王建佳, 陈甘霖, 等. 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412 − 42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102.033
[32] 李元超, 吴钟解, 梁计林, 等. 近15年西沙群岛长棘海星暴发周期及暴发原因分析[J]. 科学通报, 2019, 64(33): 3478 − 3484.
[33] 李元超, 梁计林, 吴钟解, 等. 长棘海星的暴发及其防治[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36(8): 9 − 12. doi:  10.3969/j.issn.1005-9857.2019.08.002
[34] 宋星宇, 刘华雪, 黄良民, 等. 南海北部夏季基础生物生产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0, 30(23): 6049 − 6417.
[35] 蔡立哲, 马 丽, 高 阳. 海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评价标准的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41(5): 641 − 646.
[36] 李永祺, 丁美丽. 海洋污染生物学[M]. 北 京: 海洋出版社. 1991: 445-449.
[37] 叶锦昭. 西沙群岛环境水文特征[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5(S1): 15 − 21.
[38] 李元超, 杨 毅, 郑新庆, 等. 海南三亚后海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4): 1105 − 1112. doi:  10.13292/j.1000-4890.20150304.018
[39] 吴钟解, 张光星, 陈石泉, 等. 海南西瑁洲岛周边海域造礁石珊瑚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5, 34(1): 133 − 140. doi:  10.3969/J.ISSN.2095-4972.2015.01.017
[40] 吴钟解, 王道儒, 涂志刚, 等. 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原因分析[J]. 海洋学报, 2011, 33(4): 140 − 146.
[41] 李元超, 陈石泉, 郑新庆, 等. 永兴岛及七连屿造礁石珊瑚近10年变化分析[J]. 海洋学报, 2018, 40(8): 99 − 111.
[42] 张 瑜, 任瑜潇, 刘相波, 等. 潜水旅游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进展[J]. 热带生物学报, 2021, 12(2): 261 − 270. doi:  10.15886/j.cnki.rdswxb.202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