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融, 张庆忠, 姜炎彬, 等.不同干扰下兴凯湖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湿地科学, 2011, 9 (2):179-184.
[2] 林伟通, 郑明轩, 吴永彬, 等.广东万绿湖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J].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 (1):48-52.
[3] POWERS R P, HAY G J, CHEN G.How wetland type and area differ through scale:A GEOBIA case study in Alberta’s Boreal Plains [J].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2012, 117:135-145.
[4] KEDDY P A.Wetland Ecology Principles and Conserva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24-238.
[5] 王荷生, 张镱锂, 黄劲松, 等.华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 1995, 17 (增刊Ⅶ), 32–54.
[6] 林泽钦.海南维管植物区系及特有种的组成特征和分布特点[D].海口:海南大学, 2016.
[7] 方赞山, 袁浪兴, 卢刚.海口湿地·羊山湿地植物图鉴[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8.
[8] 袁浪兴, 史佑海, 成夏岚, 等.海口马鞍岭火山口地区的维管植物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 2017, 25 (10):1075-1084.
[9] 陈焕镛.海南植物志 (Ⅰ-Ⅳ)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1978.
[10] 杨小波.海南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11] 邢福武, 陈红锋, 秦新生, 等.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12] 邢福武, 周劲松, 王发国, 等.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13] 吴德邻.海南与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14]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 1991 (增刊Ⅳ):1-139.
[15] 吴征镒.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J].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 (5):535-538.
[16] 陆树刚.中国蕨类植物区系概论[C]//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 (第6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9-42.
[17] 王金虎, 郝日明, 汤庚国.江苏蕨类植物区系[J].云南植物研究, 2007 (2):137-144.
[18]
[19] 张荣京, 邢福武, 萧丽萍, 等.海南鹦哥岭的种子植物区系[J].生物多样性, 2007, 15 (4):382-292.
[20]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技出版社, 1980:143-148.
[21] 林泽钦, 杨小波, 陈玉凯, 等.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 2016, 37 (2):351-358.
[22] 秦新生, 张荣京, 邢福武.海南石灰岩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5 (3):90-99.
[23] 张荣京, 邢福武, 萧丽萍, 等.海南鹦哥岭的种子植物区系[J].生物多样性, 2007, 15 (4):382-389.
[24] 黄瑾, 杨小波.琼东北农村地区森林植物区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 2012, 33 (11):2098-2103.